快照
印度——生物技術增長催化劑
印度是全球排名前 12 位的生物技術目的地之一,也是亞太地區第三大生物技術目的地。 2020年,生物技術行業市場規模達到70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2.3%。在五年內,生物經濟的估值增長了近 95%,而 COVID-19 大流行進一步推動了它的發展。過去幾年,生物經濟對國家 GDP 的貢獻也穩步增長。雖然生物經濟對 GDP 的貢獻率為 1.7%,但這一比例在 2020 年已增長到 2.7%。該部門對國家 GDP 的貢獻也越來越大,並且是印度到 2024 年實現 5 萬億美元經濟願景的關鍵部分。
印度的生物技術部門分為生物製藥、生物工業、生物農業、生物信息技術和生物服務。在生物製藥領域,印度已發展成為全球知名的疫苗製造商,在百白破、卡介苗和麻疹疫苗等供應方面佔據領先地位。印度在生物仿製藥方面也處於領先地位,是國內市場獲批最多的生物仿製藥之一。據估計,印度的生物仿製藥行業將以 22% 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到 2025 年達到 120 億美元。在生物服務方面,印度在合同製造、研究和臨床試驗方面具有強大的能力,並且是美國最多的國家FDA 批准了美國以外的全球工廠。
印度的生物技術行業包括 5,000 多家公司(760 家核心公司和 4,240 家初創企業)6,並且由於大量的科技畢業生而擁有強大的技術資源庫。印度在中亞和南亞地區的全球創新指數中也排名第一。
- 預計到 2025 年將達到 1500 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 16.4%
- 同比增長 12.3%((FY19 至 FY20)
- 超過 5075 家生物技術初創公司,預計到 2025 年將達到 10,000 家
- 760+核心生物科技公司,200+生物科技產品
- 過去七年生物技術初創公司的複合年增長率為 38.1%。
- 超過 100 萬熟練的生物技術勞動力
綠地製藥的自動路線允許 100% 的外國直接投資。
100% 外國直接投資在政府途徑下允許棕地製藥,高達 74% 外國直接投資屬於自動途徑,超過 74% 屬於政府批准途徑。
在醫療器械製造的自動路線下,允許高達 100% 的外國直接投資。
更多詳情,請參閱外商直接投資政策
- %
生物科技園
- x增長
在過去十年中
- +
生物培養箱
- %
預期復合年增長率 (2022-2025)
全球領先的疫苗生產商
全球最大的 BT 棉花生產商
世界上數量最多的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USFDA)批准的美國以外的工廠。
- 行業場景
- FOREIGN INVESTMENT
- INDUSTRY TRENDS
- 政策與方案
行業場景
印度生物技術產業在 2020 年價值 702 億美元,到 2025 年將達到 1500 億美元的目標。
在國內和全球需求不斷增長的推動下,該行業有望實現增長。全球最大的政府資助的醫療保險計劃 Ayushman Bharat 等項目推動了國內需求的增長,而海外對印度疫苗和生物製藥的需求增長依然強勁。印度向 150 多個國家出口疫苗,是合同製造和臨床試驗的主要目的地。
印度也是最早設立生物技術行業部門的國家之一。此外,該部門還成立了 BIRAC(生物技術產業研究援助委員會),這是一個非營利機構,旨在加強和授權新興生物技術企業進行戰略研究和創新,從構思到產品商業化。 / 技術。
生物技術領域的百分比份額為:
• 疫苗 – 17.8%
• BioIT/醫療保健研究 – 15%
• COVID 生物經濟 – 7.8%
• 診斷/醫療設備 – 25.6%
• BT 棉花 – 14.4%
• 生物肥料/生物農藥 – 1.4%
• 酶 – 3.7%
• 生物燃料- 3.6%
• 生物製品/治療 – 10.7%
增長動力
人口增長
印度到2027年將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公共衛生支出增加
21-22 財年政府醫療保健支出佔 GDP 的比例從 2016 財年的 1.3% 提高到 2.1%,目標是到 2025 年佔該國 GDP 的 2.5%
政府作為改進 EoDB 的推動者
考慮到印度政府對創新研究、人力資源開發和創業生態系統的關鍵政策舉措和支持。倡議包括印度製造、印度初創公司和 Atmanirbhar Bharat Abhiyan(促進國內製造)。
能力建設舉措
在“國家生物製藥使命”的支持下,這是一項旨在提高勞動力技能的產業-學術界使命
政府作為改善 EoDB 的推動者
關鍵政策舉措,例如“印度製造”、“印度創業”和“Atmanirbhar Bharat Abhiyan”(提高國內製造能力)。
國家生物醫學資源本土化聯盟
通過政策、資金和消除基礎設施和監管瓶頸,使印度成為負擔得起的診斷和檢測試劑盒、個人防護設備 (PPE) 試劑盒和疫苗的淨出口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