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照
放大增長
作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行業,電子系統設計與製造 (ESDM) 繼續改變著全球的生活、企業和經濟。國內電子產品產量從 2016-17 年的 3,1733.1 億(490 億美元)增加到 2021-22 年的 6,408.1 億(871 億美元),並以復合年增長率增長
(複合年增長率)為 15%。到 2026 年,印度的電子產品產值預計將達到 3000 億美元。
電話、IT 硬件和電子元件的生產掛鉤激勵計劃已成功吸引全球冠軍,同時為國內公司提供刺激,使其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冠軍公司
願望。印度半導體使命已啟動,旨在使印度崛起為全球電子產品中心
製造和設計。
5G 網絡和物聯網的推出等技術轉型正在推動電子產品的加速採用。 “數字印度”和“智慧城市”項目等舉措提升了電子設備市場對物聯網的需求,無疑將開啟電子產品的新時代。
- 16-17 財年至 21-22 財年的生產複合年增長率:15%
- 16-17 財年至 21-22 財年出口復合年增長率:22.3%
- 預計到 2025 年,印度的數字經濟將達到 1 萬億美元。
- 印度承諾到 2025-26 年實現價值 3000 億美元的電子產品製造和出口。
- 世界上最大的電子設備行業之一預計到 2025-26 財年將達到 3000 億美元。
- 印度的出口將從 21 財年的 100 億美元迅速增長到 26 財年的 1200 億美元。
- 手機的生產價值預計將從 21 財年的 3000 萬美元增加到 26 財年的 1.26 億美元。
- 印度每秒生產大約 10 部手機,相當於每秒價值約 950 美元的產品。
自動路徑下允許 100% FDI。就國防電子產品而言,自動途徑允許外國直接投資高達 49%,通過政府批准可超過 49%。
詳情請參閱外商直接投資政策
- $ Bn
印度電子市場
- %
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
- $ Bn
2020-21 年出口。
- 錳
直接和間接就業 (2019-20)
- $ Bn
Fiscal incentives for ESDM & Allied Sectors
探索相关子行业
全球第二大手機製造商
印度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製造國
過去 7 年數據消耗增長 164 倍
- 行業場景
- FOREIGN INVESTMENT
- INDUSTRY TRENDS
- 政策與方案
行業場景
到 26 財年,印度國內電子設備市場將達到 3000 億美元。
根據 DGCI&S 提供的數據,電子產品的出口額從 8182.2 億盧比增加到
2020-21 年(110 億美元)到 2021-22 年的 109,797 千萬印度盧比(146 億美元),同比增長 34%。
政府採取了多項措施來促進電子硬件行業的出口增長。經濟特區 (SEZ) 的設立是為了實現出口目的的無障礙製造和貿易,而 EHTP 單位是出口的主要貢獻者。
手機產量已從 2014-15 年的 600 萬部增加到 2020-21 年的 2900 萬部,從而使國內製造手機及其子組件/零部件成為“印度製造”的政府倡議。
2012 財年至 21 財年,印度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私人消費翻了一番,印度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市場之一。
- 印度是全球研發中心,跨國公司在印度設有 1140 多家研發中心,僱傭了 90 萬多名專業人員
- 2021-22 財年計算機、電子和光學產品工業生產平均指數為 104.0,增長 12.7%。
- 到 2025 年,印度家電和消費電子行業將翻一番,達到 14.8 萬印度盧比。
- 2021-22 年印度的電子產品產量為 640,810 印度盧比(800 億美元)。
- 到 2024 年,印度將成為第三大電視廣告市場。
啟動了激勵支出約 100 億美元的印度半導體計劃,其願景是在該國發展可持續的半導體和顯示生態系統。該計劃將使印度成為全球半導體和顯示器製造中心,促進自力更生,加強全球供應鏈的彈性,並為印度在該行業的技術領導地位鋪平道路。可以在此處找到更多詳細信息
增長動力
電子製造業促進計劃
大規模電子製造和 IT 硬件的生產相關激勵 (PLI) 計劃、促進電子元件和半導體製造的計劃 (SPECS)、改進的電子製造集群計劃 (EMC 2.0)。
龐大的消費群體
12 億消費者參與快速城市化和數字化,電子產品滲透率不斷提高。
5G 的推出以及物聯網 (IoT) 技術的工業應用
“ Meghraj” –電子政務服務的雲採用
第三大創業生態系統
推動印度數字化的新創新、設計和技術
“印度製造”和“數字印度”倡議以及政府對 EoDB 的推動
太陽能驅動的泵組和水泵站
半導體印度項目
建立半導體工廠、顯示器工廠、化合物半導體、OSAT / ATMP、設計相關激勵 (DLI) 的計劃。
“Make in India” and “Digital India” initiatives along with Government’s impetus on EoDB
Robust Research & Development (R&D) Eco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