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照
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印度的建築業包括房地產和城市發展部門。房地產部門涵蓋住宅、辦公、零售、酒店和休閒公園等。而城市發展部分大致包括供水、衛生、城市交通、學校和醫療保健等子部分。
- 政策支持——2021 年 3 月,議會通過了一項法案,設立一個25 億美元的發展金融機構,名為國家基礎設施和發展融資銀行 (NaBFID ),為印度的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資金。
- 2000 年 4 月至 2022 年 12 月,建築開發部門(城鎮、住房、建成基礎設施和建築開發項目)和建築(基礎設施)活動的外國直接投資分別為 263 億美元和 292 億美元。
- 2023年1月水泥產量(權重:5.37%)比2022年1月增長4.6%,2022-23年4月至2022-23年1月累計指數同比增長10.0%。
在已完成的鄉鎮、商場/購物中心和商業建設的運營和管理項目中,允許在自動路徑下 100% 的外國直接投資在印度建築業。
城市交通、供水、排污、污水處理等城市基礎設施自動通道允許100%外商直接投資建築業。
詳情請參閱外商直接投資政策
- %
佔印度國內生產總值的份額
- 公里
印度公路建設(2017-18)
- $ 十億
對道路基礎設施的新投資
- 錳
就業人數
探索相关子行业
印度第二大雇主
2020-21 年印度第二大外國直接投資接受行業
到 2025 年將成為全球第三大建築市場
- 行業場景
- FOREIGN INVESTMENT
- INDUSTRY TRENDS
- 政策與方案
行業場景
到 2025 年,印度的建築業預計將達到 1.4 萬億美元。
- 城市推動增長——城市人口將貢獻 GDP 的 75%(目前為 63%),68 個城市的人口將超過 100 萬。
- 印度的建築業市場涉及 250 個子行業,並且各行業之間存在聯繫。
- 到 2030 年,印度的房地產行業預計將達到 1 萬億美元,並將為印度的 GDP 貢獻 13%。
- 住宅——到 2030 年,預計將有超過 40% 的人口居住在印度城市(目前為 33%),這將創造對 2500 萬套額外的中端和可負擔單元的需求。
- 根據 NIP,印度在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預算為 1.4 萬億美元——24% 用於可再生能源,18% 用於道路和高速公路,17% 用於城市基礎設施,12% 用於鐵路。
- 革命性的智慧城市使命(目標 100 個城市)等計劃有望通過現代化/技術驅動的城市規劃來改善生活質量。
- 2022 年 1 月至 9 月期間,工業和物流行業吸引了約 1.44 億美元的綠地和棕地資產投資,其中以全球投資者為首,其中國內企業佔 63% 的主要份額。
- PMAY-U 的技術子任務確定了 54 項全球創新建築技術,以開啟印度建築技術領域的新紀元。
- 超過 3,500 個城市在 SBM-U 下獲得 ODF+ 認證,1,191 個城市獲得 ODF++ 認證。
- 總資本成本為 61 億美元的 35 個多式聯運物流園區 (MMLP) 將滿足 50% 的貨運量。
2023 年聯盟預算要點:
- 10 萬億盧比:資本投資支出增加 33%
- PM Awas Yojana 的支出增加了 66%,超過 79,000 克
- 城市基礎設施發展基金:每年 10,000 印度盧比用於在二三線城市建設城市基礎設施
增長動力
智慧城市
目前有100個智慧城市。通過現代化/技術驅動的城市規劃提高生活質量的使命
工業走廊
規劃了11條工業走廊
數據中心
到 2025 年,主要城市的房地產需求將增加 15-18 百萬平方英尺
冷庫
預計到 2023 年將增加約 1000 萬噸。
對商業空間的需求增加
辦公場所、酒店、零售、娛樂單位的建設。 2020 年印度最大的 6 個城市的淨辦公空間吸納量為 3190 萬平方英尺
物流業的增長
前 8 大一線城市的倉儲庫存需求從 2.87 億平方英尺(2021 年)到 5 億平方英尺(2030 年),具有大量 A 級庫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