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照
有彈性且資本充足的銀行系統
儘管全球動盪,但印度的銀行業歷來是全球最穩定的系統之一。
從歷史上看,印度銀行業受益於高儲蓄率和儲蓄增長以及可支配收入增長。
- 離線和在線 ATM 數量 – 252,000(截至 2022 年 3 月)
- 銀行分行總數:~123,000
- 總存款 – $ 2 Tn
儘管全球動盪,但印度的銀行業歷來是全球最穩定的系統之一。政府一直致力於通過各種旨在將該國未獲得銀行服務的人口納入銀行業範圍的舉措來促進金融包容性。
個人貸款發放將以 27% 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21-26 財年);數字貸款將以約 48% 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
印度政府一直支持該國的銀行業,尤其是在金融普惠議程方面。旗艦項目 Pradhan Mantri Jan Dhan Yojana (PMJDY) 於 2014 年 8 月啟動,旨在通過為沒有銀行賬戶的人開設銀行賬戶並向所有人發行支付卡來為他們提供通用銀行服務。同時,為應對 COVID-19 的影響,政府實施了各種政策以幫助銀行業。
作為數字印度計劃的一部分,政府。強制執行開放 API 政策,稱為 India Stack,允許第三方提供商訪問五個關鍵程序的專有軟件:Aadhaar(政府的生物識別身份數據庫)、電子 KYC、電子簽名、隱私保護數據共享和UPI。
2023 年主要預算公告
- 簡化 KYC 流程:KYC 流程將採用“基於風險”而不是“一刀切”的方法進行簡化
- Entity Digilocker:將建立供 MSME、大型企業和慈善信託使用。這將有助於與各種當局、監管機構、銀行和其他商業實體安全地在線存儲和共享文件
- 中小微企業信用擔保:修改後的信用擔保計劃將於 2023 年 4 月 1 日生效,向主體注入 900 億印度盧比
- 國家金融信息登記處:提議作為金融和輔助信息的中央存儲庫
- GIFT-IFSC:允許外國銀行的 IFSC 銀行單位進行收購融資;設立進出口銀行子公司進行貿易再融資
- 改善銀行業治理和投資者保護
- Azadi Ka Amrit Mahotsav Mahila Samman Bachat Patra:一次性新小額儲蓄計劃 Mahila Samman 儲蓄證書,有效期為 2 年,直至 2025 年 3 月
- 長者儲蓄計劃
如需更多信息,請參閱外商直接投資政策
- $ Tn
銀行業總資產(22 財年)
ATM 和 CRM 數量
附表商業銀行數量
- $ Tn
銀行信貸總額(截至 2022 年 3 月)
- $ Tn
存款總額(約)
高水平的併購活動,32 宗併購交易,價值 420 億美元(2019 年)
Jan Dhan Yojana 銀行的賬戶數量超過 4.5 億。 Jan Dhan 存款在 2022 年 7 月同比增長 20%
到 2050 年,印度將成為第三大國內銀行業。
- 行業場景
- FOREIGN INVESTMENT
- INDUSTRY TRENDS
- 政策與方案
行業場景
SCB 的綜合資產負債表在 22 財年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相隔 7 年
- 在聯邦政府擴展的緊急信貸掛鉤擔保計劃 (ECLGS) 的支持下,中小企業部門的信貸增長非常高,超過 30.6%(2022 年 1 月至 11 月的平均水平)
- 中小微企業在該行業總信貸承購中的份額從 17.7%(2020 年 1 月)上升至 23.7%(2022 年 11 月)
- 個人貸款在 22 財年保持穩定增長,佔 PSB 和 PVB 增量貸款的 30% 以上。在個人貸款領域,房屋貸款、信用卡應收賬款和車輛/汽車貸款均錄得雙位數增長
- 增量存貸比在年度(122%,同比)和半年度(172.5%;2022 年 9 月比 2022 年 3 月)均大幅上升。過去幾年存款的積累使銀行能夠為不斷增長的信貸需求提供資金。資本充足、不良貸款率低和企業部門基本面更穩健的銀行體係將繼續促進銀行信貸流向生產性投資機會
- 22 財年期間,渣打銀行開設的新銀行分行增長了 4.6%。這一增長是由在 4 級、5 級和 6 級中心開設的新分行帶動的
NBFCs
- NBFC 部門在印度金融體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反映在 NBFC 的信貸佔 GDP 的比例以及 SCB 提供的信貸的持續上升
- NBFCs的GNPA比率從2021年6月的7.2%的峰值下降到2022年9月的5.9%,可以看出資產質量的持續改善
- NBFC 的資本狀況也保持穩健,資本與風險資產比率為 27.4%(2022 年 9 月)
- NBFC 繼續從其資產負債表中向工業部門部署最大數量的信貸,其次是零售、服務和農業
主要政府和監管舉措
- Pradhan Mantri Jan Dhan Yojana:世界上最大的普惠金融倡議“Jan Dhan Yojna”已幫助 486 多名 Mn 受益人註冊了新的銀行賬戶,其中 265 多名是女性
- 外國銀行在印度設立全資子公司 (WOS) 計劃:2013 年,RBI 發布了外國銀行在印度設立 WOS 的指南,以促進外國投資進入該行業
- 以完全數字化和無憂的方式推出 Kisan 信用卡 (KCC) 貸款
- NBFC/非銀行實體的 Aadhaar e-KYC 身份驗證:所有 NBFC、支付系統提供商和支付系統參與者現在可以獲得 Aadhaar 身份驗證許可證(KUA/sub-KUA)
- 建立數字銀行單位:2022年,在全國75個地區宣佈設立75個DBU,以紀念印度獨立75週年
增長動力
手機銀行交易量和金額不斷增加
手機銀行交易在 2021 財年同比增長 83% 和 59%。由於即使在大流行之後,這種趨勢也可能持續下去,因此銀行已加大力度擴大其在該平台上的足跡。
數字銀行的滲透率不斷提高
數字銀行和支付服務在 2-3 線城市的滲透率不斷提高。
印度擁有多元化的貸方和有前途的金融科技(fintech)公司
包括全球科技公司,在該國的支付市場。
獲得信貸和銀行產品的機會有所改善
過去十年,在政府的持續努力下。
政府熱衷於推動無現金交易,
並鼓勵採取舉措改善支付基礎設施,利用互聯網和移動技術。
這些預測得到了金融科技市場日益突出的支持
此外,鑑於印度尚未開發的人口以及中高收入群體的預期增長,它的潛力。
消費升級,
電子商務的日益普及和經濟的正規化將推動卡和數字錢包的使用。
大消費市場
到 2030 年,印度將成為第三大消費經濟體,這得益於 35 歲以下人口占 65% 的年輕人口
智能手機用戶數量
印度已經擁有全球第二多的智能手機用戶,並且是第二大互聯網用戶市場
數字推送
移動銀行網上銀行、新銀行業務以及私人和印度政府支持的數字產品和解決方案的增加:93% 的數字支付(按數量)通過移動設備完成(2021 年),超過 10 億張卡在流通

